权相之子(清穿): 第74章 广西之变(一)
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.Laohuaibiao.com提供的《权相之子(清穿)》 第74章 广西之变(一)(第1/2页)

    吴兆骞自南归之初,受友人资助,在家乡无锡筑屋三间,命名为“归来草堂”。

    吴妻葛采珍、其妹吴文柔,外加二女一子都是熟读诗书、深明大义之人。一家人有过在宁古塔的风雪中相互扶持、艰难谋生的经历,因此分外团结。自南归以后,吴家以耕读为业,吴兆骞著书付梓、开馆授徒,教授同乡仕宦子弟的诗书,其妻其妹桑麻纺织,其子酿酒为业。一家人精诚合作,不过三四年就复兴了家业。

    书致乘小船到到吴家时,天上正下小雨,只见三间河畔小屋矗立在江南的微风细雨当中,外面是雨雾蒙蒙,里面是斯斯蚕鸣。虽然已是十月,但小院四周遍植鹅掌柴、九里香、花叶扶桑等灌木,透出深浅不一的绿来,与北方的雪舞冰封比起来别有一番趣味。

    吴兆骞领着全家迎出门去,双方见礼,以“二公子”“吴先生”相称。吴兆骞又问成德好,书致道:“他好着呢。新婚燕尔,娇妻在侧,正是赌书泼茶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吴兆骞讶然笑道:“如此甚好。令兄乃性情中人,于他而言,得妻如此,盛过一品前程。”

    这话倒不假,连外人都知道他哥对卢氏甚是满意。书致点头,又向他引荐李煦,将同行的侍卫随从都留在官船上,只带着两个小厮随吴兆骞进了院。

    吴妻提前三天打扫庭院、闭门谢客,将牲畜另寻他处安置,又屠鸡宰鸭、烹茶煮酒,治下丰盛的菜品来。

    书致见席上黄酒腊肉、风鸡腌鱼,又有吴妻手擀的面条配上地里刚摘的冬白菜,并不像那些官商豪绅请客、一味讲究食材名贵、摆盘精致,而是热腾腾、暖融融,一派纯然农家风味。

    只是菜品虽然丰盛,却全是旧年积攒的腊味,没有新鲜的鸡鸭鱼肉。吴妻羞涩道:“乡野地方没有什么东西招待。二公子别嫌弃,权当垫垫肚子。”

    “嫂夫人客气。”书致笑道,“战争年月,能有这些东西已属不易。”

    吴妻又赶着两个女儿上来给书致见过礼,母女三人退了下去,独留吴兆骞父子二人陪书致、李煦喝酒,席间再无旁人。

    书致见了,便觉得心里喜欢。以前他看行政部门的同事宴请领导,明明是做东请客,还要点头哈腰、赔尽笑脸,实乃受罪。如今方才知道,当这个被请的领导,也不怎么痛快。

    皆因每一个笑脸背后,都隐藏着一个不易完成的请求。席间谈论的貌似是美酒佳肴,实则句句都是政治诉求和经济利益。

    别人都以为他自恃身份,不给地方官员面子,不肯下船赴宴;实际上,他是不敢下船——从京城到江苏,上千里地,几百的官绅豪强。这一路吃下来,还不知要欠多少人情债呢!

    所以吴兆骞闭门谢客、又以家宴招待,反而合了书致的脾胃,让他能够安心吃饭,不受官场人情请托的困扰。

    吴兆骞历经坎坷,又走南闯北见识不俗,席间介绍起南方风物来妙语连珠、逸趣横生。书致听得心神俱畅,不自觉多喝了两杯酒,终于知道为什么在众多朋友当中,纳兰成德唯独高看顾、吴两人,几番邀请他进京,为揆叙做老师。

    但仍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,看着眼前丰盛的酒菜,书致不由问道:“先生是怎么知道我的船今日靠岸的呢?”他南下是军事任务,吴兆骞白衣无职,如何能够知道官船今天到岸、提前备酒请客呢?

    “大公子不曾向您提过吗?”吴兆骞讶然,“前月我收到他快马来信,说是幼弟即将南下,不日将到江苏地界,请我代为照顾,还捎来一封给您的信。”

    书致错愕。前月他还在京城里,成德有什么话不能面对面地说,还非得写封信?

    接信一看,却见上面写道“小书吾弟:素闻南国风光,烟柳横塘,碧波映日,小檐窄巷,荷塘蒿泽,素为余之

    忠爱。然你我皆为碌碌红尘中人,一身皆为浮名利禄所绊,未尝得幸至此一观。”

    “余自幼体弱,父母君上面前,全赖君操持,未能有一日尽忠尽孝。惟愿以此景愉情,略表我之歉意。另:你此次南下途中各处下榻落脚之处,我都安排好了,江苏为吴兆骞,太仓为吴伟业,华亭为彭师度,俱是风流不俗之辈、亦是我多年至交,一应起居均不用弟操心。如至惠山天下第二泉,记得替我带些泉心水回来泡茶,多谢v。兄成德,康熙十三年九月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家伙!”书致放下信纸,摇头笑叹。都怪纳兰明珠的情报工作做得太好,成德当真以为他是出门公务旅游的,还把当地接待的“地陪”都安排好了。

    书致哭笑不得,又问吴兆骞:“南北对峙,江南的情况如何,百姓的日子可还过得去?”

    吴兆骞道:“烽火连天,自然是比以往苦的。当日安亲王刚刚南下的时候,老百姓分不清王号,以讹传讹,都说是豫亲王又来屠城了,因此携老扶幼、争相躲避,以至于农田荒废、牲畜灭绝,自然是苦不堪言。”

    豫亲王是觉罗氏之叔多铎的封号。阿济格兄弟三人向来同气连枝,当日多铎在扬州屠杀汉民,便是为了执行多尔衮“留发不留头”的禁令。

    书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跟屠城这种人道主义灾难联系在一起,不禁一阵尴尬,拿筷子的手一顿。

    吴兆骞的儿子连忙用胳膊肘捣了捣父亲。吴兆骞这才想起成德兄弟跟多尔衮兄弟的关系,也不禁在心中感叹了一句“歹竹出好笋”,改口道:“好在安亲王只征了五千民夫筑营,没有从本地征粮,又百般安定人心、劝反游民、鼓励农耕。恰好又赶上这两年风调雨顺,因此江苏市面上粮食布匹尚且不缺,普通人的日子倒还过得去。”

    书致听得眉头大皱。清初实行高压的民族政策,屠城、屡兴文字狱,镇压汉民的下场就是江南百姓跟朝廷尖锐对立。岳乐的大军驻扎在此,就好比老鼠叼着火进了弹药库,一个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。

    辞别吴兆骞,书致赶往江苏、湖南交界处的中军大营,早有卫兵飞马报信,岳乐亲率随从,迎出大帐来。

    书致宣旨颁赏,代表康熙褒奖一干将领不提,单说安亲王岳乐。这位南方战场的最高统帅今年已经年近五十,发须微白,却生得高大健硕,鹰鼻虎目。

    屏退左右之后,两人密谈。岳乐负手而立,雄壮的身躯好像山岳一般稳重,一双虎目审视书致,从中射出锐利的光来:“不知贤侄是哪年生日,年岁几何?”

    “小子生于顺治十一年冬月,今年虚岁十九了。”

    岳乐又问:“家中兄弟几人?都多大了?”

    “兄弟四人,长兄与我同岁,两个弟弟都还年幼,不过总角之龄。”书致如实答道。

    岳乐听了一时无言,脸色无端凝重。书致正觉奇怪,又听他问道:“纳兰明珠位高权重,贤侄本可稳坐京中,安享富贵,何必以身犯险?”

    书致本就是为纳兰家在军中立威而来,当即应道:“有本事的人在前线亦能全身而退,无能的人在后方也未必能安享富贵。”

    “好小子。”岳乐哼道,终于露出一点笑意,“如今军情紧急,耽搁不得,改日还京,本王定要试一试贤侄的本事。”当即挥手传来账内掌文书信件的书记官,向书致展示了与广西联络的密信、密令等物。

    岳乐捋须道:“广西深处敌后,周围广东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四省,都还在吴贼的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老怀表文学】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文学 LaoHuaiBiao.Com【老怀表文学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