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老怀表文学www.Laohuaibiao.com提供的《我的餐馆通历史诸朝》 19、第 19 章(第1/5页)
后唐同光四年,正阳渡口。
月色如银,水波摇荡,两个少年正坐在船头对饮。
这里是淮水汇聚之处,后唐与南吴两国,隔水相望。
追兵已经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,过了此关,就是南吴,韩熙载也就逃出了生天。
韩熙载在这一年高中进士,后唐庄宗李存勖亲自拔擢,青眼有加。
本自春风得意,不料,一朝兴教门之变爆发,庄宗身死,明宗篡位,他也跟着倒了大霉。
父亲韩光嗣曾在青州担任节度使留后,被明宗借故诛杀。
韩熙载全家皆遭到屠戮,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出来,一路隐姓埋名,流浪到淮水边,打算趁夜奔吴。
然而,去往吴国的这一路上,处处都有重兵把守,十里一天堑,很多人都在搜捕他,要斩草除根。
万般无奈之下,他只好求助好友李谷。
他从相门贵公子沦落到流亡逃窜之徒,短短几个月,饱尝人间辛酸冷暖,被人举报过、出卖过,颠沛流离,凶险四伏。
这一次,倘若再不顺利,就只有一死。
他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李谷手上。
李谷果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,明知情况极端危险,还是赶来救了他。
随后,二人化为商人打扮,风餐露宿,潜行赶路数百里,来到了正阳渡口,在此分别。
夜色低垂,长风吹衣,一轮澄澈的明月照在淮水堤岸之上,木叶低摇,清流急湍,仿佛无数的星子在水中沉沉浮浮。
韩熙载往北看,就是中原。
纵然地域辽阔,千里万里,却没有他的一处容身之地。
往南看,就是南国,他从未抵达过的地方,同样危机莫测,
他将在那里抛下一切,孑然一身,从头开始。
他紧握着酒杯,想起满门血债,和倒在腥风血雨中的一位位亲人,沉静眼眸中倏然绽开了冷焰。
对着万里江天,起誓道:“此去南吴,若能为相,来日必定长驱以定中原,以报我家血仇!”
李谷抬眸看了他一眼,忽然也举起杯盏,回了一句:“日后,北国若用我为宰相,我必会南征平定江南,一统天下,如探囊取物尔!”
他和韩熙载不一样。
韩熙载是个纤弱文人,博学多才,弱冠周游京华,以学识与行文著名。
李谷却身长八尺,谙习弓马,少年便颇有游侠之风,纵横四野,既重情重义,亦有鲸吞天下的野心。
他已决定留在纷乱的北方,这里才是最适合他发挥的平台。
二人轻轻碰杯,都一饮而尽。
此夜,淮水风涛呜咽,如同作答,也仿佛见证了两位少年挚友的誓言。
李谷觉得气氛有点过于沉闷,忽然皮了一下:“今当远别,熙载何以赠我,使我睹物思人?”
韩熙载:“……”
这句话,是前秦丞相王猛打算除掉慕容垂的台词,此刻,好像有谁的棺材板按捺不住了。
他反手掏出一把金刀……错了,是随身带的佩刀,作为信物,递给了李谷。
“珍重。”
“珍重”,李谷也把父亲留给他的一个护身符拿出来,挂在了好朋友的颈间。
谁也没有说出再见的话。
因为今日一别,本就遥遥无定,再无相见期。
小舟中,一夜无话,把酒至天明,而后各自背道而驰,一个往南,一个留北。
在原历史上,终此一生,都没有再重逢。
……
“真的可以看到未来命运吗?”
万朝食肆中,少年韩熙载和李谷刚道完别,就被一起传送到了这里。
二人:“……”
感觉好像分了个寂寞!
“当然可以。”
李殷殷手一挥,两本定制版的人生剧本出现在他们面前。
淮水一别后,李谷留在北方,历仕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四朝。
曾一度被契丹人俘虏,囚困幽狱数年,经历过多次严刑拷打至濒死,但始终不屈。
耶律德光爱其才,终按捺住了杀心,辽世宗耶律阮亦对他青眼有加,欲封他为南面汉官之首,亲口说「卿日后可为宰相」。
李谷只要点头,前方就是一条青云直上的康庄大道。
但他没有。
因为他知道,汉贼不两立。
所以选择了单骑出逃,一路流亡至恒州,在这里定计起事,拨乱反正,驱逐辽军,重新立起了汉家旌旗。
然而,中原的新主、后汉高祖刘知远,很不喜欢李谷。
昔年,契丹悍然入侵中原,占领汴京,故臣皆望风而降。
这投降的人中,就包括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。
耶律德光大喜过望,认他为好大儿,还赐给一根木拐。
一片寂静中,唯有李谷斩杀契丹使,歃血誓师,起兵磁州,以孤独的一地之兵,对上了契丹举国南下的虎狼之军。
很快,就收复了军事重镇安阳。
他修书给刘知远,请求对方出兵配合,刘知远置之不理。
加上安阳城内有叛徒出卖,里应外合,就这样被契丹人活捉了去。
如今,李谷竟然从契丹监狱里活着回来了,刘知远看在眼底,恨在心中。
李谷的名声实在太高了,他不敢杀,于是就冷处理,排挤出中枢朝堂,打发到边境去当刺史。
这就是李谷的前半生:
在后唐中进士,在后晋遭到权奸排挤,在契丹数载炼狱折磨,在后汉受尽帝王冷眼。
后来,他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明主,周世宗柴荣。
柴荣即位的第一个月,他就官拜宰相。
从此,披文握武,出将入相。
居庙堂之中,则掌制典故、知人荐士、光朝振野;居军营之地,则跃马挽弓,亲率军队,纵横披靡。
淮阳百姓数千人感其恩义,请求为他立生祠。
柴荣两次征伐南唐,李谷作为首谋,不仅力排众议,支持柴荣亲征,自己也带病随军出征,尽取淮南之地。
这时候,他因为早年被契丹人迫害,身体已经非常不好,无法再上战场,只能回朝养病。
柴荣特赐肩舆,时常亲自造访府邸,讨论政事。
枢密使王朴也经常去李谷府上,二人把酒畅谈,很是其乐融融。
时人就把他们放在一起并称,“(王)朴能荐士,(李)谷能知人”。
柴荣将两个人的画像都挂进了宫中功臣阁,每天看,每天看,还让子孙以后逢年过节,都要进行祭祀。
显德六年,王朴有一回散朝,如往常一般,来到李家聊天,忽然发病倒在了地上,就此不治身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老怀表文学】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文学 LaoHuaiBiao.Com
【老怀表文学】